我的人生第一本理財書,是從大三下看到《富爸爸,窮爸爸》開始的,裡面完整的敘述了只靠工作存死薪水是不夠的、人生花費中的資產與負債該如何區分,當時讀到,具有豁然開朗的感想。 也因為這樣開啟了自己接觸理財類書籍的閱讀。
現在開始工作靠自己的賺錢了,最在意的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存到第一桶金,而這本《從0到存款破百萬》正是為新鮮人而寫,裡面強調「儲蓄」的重要性,我認為非常受用。以下分享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得到的三個重要反思。
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先苦後甘
書裡面一直提到的問題是,你是想要苦一陣子之後輕鬆一輩子還是要一直吃苦的過日子?是要先苦後甘還是先甘後苦?即使答案很明顯,不過在面對金錢的誘惑時,我們很容易敗給眼前的「小確幸」,滿足想要來短暫麻痺花錢的痛苦。
因為存錢的效力需要時間來驗證,即使短時間內存到一筆錢我們也很難會有感覺。但如果能保有相信自己一定能成為小富人的信念,看著銀行戶口的數字一直上升,成就感也會慢慢累積。
強迫儲蓄
書中舉例小花在30歲前存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是靠每個月固定從薪水撥出8,800元。就算剛畢業起薪很低只有25k也要強迫自己存錢。這樣的生活確實必須很節儉,但必須熬過這一段辛苦的時期,才能迎來倒吃甘蔗的收穫。
在年輕時忍受辛苦,老了以後才有資格享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如果及時行樂而沒有做足準備,那麼以後就只能繼續窮,無法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先存到錢,再談投資
新鮮人剛進職場,沒有什麼社會歷練,很難判斷一家公司真正的營運本質。加上股票若不想淪為投機必須長期持有才會有獲利的價值,因此作者建議大家若才剛開始工作前三年,可以先在工作上穩扎穩打,充實能力的同時說不定還有機會迎來加薪。
再加上,投資用的本金也必須夠大才能彰顯報酬率的價值,本金一百萬與十萬塊,乘上報酬率就會有很明憲的差別。加上人生金錢的順序應該是先存到一筆生活預備金,也就是在生活出現重大變化(生病、失業等)時能夠應付所需費用的緊急基金,存夠了才開始存投資用的本金。
小結:擁有有錢人的思維才能真正擁有財富
作者一直在書中強調,真正造成有錢人與一般人的差別在於「觀念」的養成,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沒有能力賺錢/存錢,而是我們的認知影響了我們的財富觀。作者鼓勵大家要先培養自己擁有有錢人的思維,用有錢人的觀念去相信自己一定能擁有財富,必然也能朝向成為小富人邁進,過上理想的生活!
(註:封面圖片 Photo by Gleb Makarov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