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總結 閱讀筆記

《一個人的獲利模式》|我們需要的寶藏其實已經在心中

對於這本《一個人的獲利模式》,真的是相見恨晚。在大學就讀商學院的我,其實對於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並不陌生,特別是在接觸新創領域時是很常用來檢視新創公司的獲利模式。

它的副標是「用一張圖,探索你未來要走的路」。將用在公司層面的商業模式圖套用在個人身上,找出適合自己的獲利模式,在現今一人公司越來越盛行的時代,特別有吸引力。而且這是一本「實作書」,也就是只有你在跟著書中的問題寫下自己的答案,那它才有發揮原本的價值。

下面簡單用一問一答的框架分享,我在閱讀並實作這本書後的感想。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其實要回朔到 2020 年,當時疫情爆發、生活面臨很大的轉變,對工作也有很多的迷惘,完全如書封面所說,想要探索自己未來要走的路。結果練習只做了一點就沒繼續,因為太硬核了,有很多需要往內心去認真挖掘的問題 — 什麼事情會讓自己真的感受到幸褔快樂、回想自己成長經歷的高光時刻與低谷挫折,我的個性有什麼樣的特質等等。

直到最近看到了閱讀前哨站瓦基的書評介紹 〈商業模式圖:用一張圖「翻轉」人生和職場的標準答案〉,起心動念的是他說自己用了一個週末的時間做完書中的練習,更加確立了部落格的經營方向。看到別人能有這樣的改變很心動,便決定也給自己再一次機會好好書寫。

用一句話說明這本書在談什麼?

如何用商業模式圖 (business model canvas) 結合個人的人生目標設計出適合自己的獲利模式還有職涯。

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

  1.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夢幻工作很少是透過傳統求職方式得來的,他們更多是「創造」出來、而不是「找」到的。要有這樣的創造,需要很深入的自我認識。」
  2. 要知道自己想要往哪裡去,要先確認自己的內在需求:我是誰,有什麼樣的特質、想達成什麼目標、做什麼事情會讓我感到幸福快樂?
  3. 不需要一次到位,而是要慢慢模型化修正(modelling),隨時能夠做調整(pivot)。個人商業模式圖意在賦予自己原本的狀態一些新的觀點與機會,但如何真的實踐這些機會,還是要靠邁出行動去測試。

哪一個故事或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這是一本集結眾人的智慧完成的書,可以看到大量的真實案例,來自不同職業的人如何設計並實踐自己的商業模式,在眾多故事中一定有你可以借鏡、共鳴之處。以我來說,最能共感的莫過於下面兩個案例:

第一個是從醫生轉戰音樂劇演員的江翊睿 — 江翊睿是醫學系畢業,卻無法放棄對唱歌的熱愛,因為相信藝術可以療癒人心,又想要貢獻家鄉,因此在美國進修完後便回到台灣從事劇場和音樂劇的工作。看到他的名字真的驚呆了,因為他早前演出的臺語音樂劇《四月望雨》 我和家人有進劇院觀賞。我總是在藝術表演者身上感受到將生命放在熱情所在是如此耀眼豐盛,他們是將人生過得最充實美麗的工作者之一。

第二個是部落客 J.D. Roth 的故事,如何從業務到部落客的個人商業模式改造,從下班時間經營部落格的興趣,慢慢累積觀眾,最後得以變成全職部落客的經歷。

這本書對我帶來什麼改變?

花了兩個週末的零碎時間做完裡面的練習,總共累積了二十幾張 A4,還有更釐清自己是誰、人生目標是什麼的舒坦內心。建議用最簡單的工具,紙和筆做書寫,引導大腦思考會有更深刻的感覺。

我的個人商業模式實作

如果你很渴望認識自己的話,那書中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提供了很棒的框架引導,提供讀者一步一步去做。我在做完練習後很驚訝,原來像「我是誰」、「我的人生目標」如此的大哉問,其實在經過書中的問題引導並寫下來後,可以很清楚地呈現。

例如我自己得出來的結論是,我的人生目標是「藉由寫作和分享,去啟發、激勵讀者,幫助他們探索、更認識自己。」也符合我渴望自我成長同時幫助他人的核心價值和興趣。即使這個人生目標現在聽起來還有點模糊,當我在寫下來的時候卻得到很大的啟發和鼓勵,原來我是這樣想的!

在扎實地做完書裡面的所有練習,可以得到三個產出(指南針):釐清你是誰、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結合前兩者的個人商業模式圖。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霍蘭德測驗,明明我是藝術型+社交型的人,卻從事常規型的工作。用目前工作做出來的個人商業模式圖和理想情況(內容創作者)的圖畫起來完全不一樣,難怪覺得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充滿了這麼多衝突感 XDD 可能是過去的自己一直在逃避吧,覺得藝術賺不到錢、沒有商業價值所以沒有往下鑽研。

開始工作之後發現,自己很需要在工作中得到意義和滿足感,所以很渴望將興趣開發為可以持續,甚至獲利的商業模式,讓熱情成為通往理想生活的永動機。

延伸閱讀:大人學課程心得|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做法

下一步行動?

在做完整本練習後,我其實有把我的書寫分享給我的室友看。我很推薦讀者也可以這麼做,給一個你信任的人看你的想法,讓他從旁人的角度去看你的脈絡有沒有盲點。

經由室友分享,我發現有下面主要幾個想法:

沒有太多原本不知道的事情-是對於自己了解已經很透徹,還是其實自己陷入了 tunnel vision?例如寫作、舞蹈、閱讀、學習這些關鍵字有不斷的出現,但可以去想我是不是還有漏掉什麼事情,其實我也是可以從中獲得快樂?

下一步行動是什麼-歸納出了個人商業模式圖,那下一步的行動計畫可以是什麼,把想法轉換為現實?對我來說,文字變現的第一步可以是從讀書會開始吧?

延伸閱讀:講座心得|小金魚的職涯與寫作線上分享會


小結:其實我們已經可以上路了

非常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想要更認識自己、在高度變動的環境下設計自己理想職涯的讀者。就算沒有要脫離組職自己創業,書裡面提供了很好的引導問題,幫助你更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在職場中定位也會很有幫助。

我實作完這本書的最大感想是,其實我們已經具備上路所需要的工具了 — 無論是轉職、開啟人生新篇章甚至微型創業,一切都是依據我們的內心、人格特質還有人生目標出發。祝福我們都能透過挖掘自己、邁出行動,過上內外一致的理想生活。

Cover: Photo by Buse Doga Ay on Unsplash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