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總結 進修心得

爆文寫作課心得|你最需要的寫作工具箱在這裡

利用休假兩天的時間完課歐陽立中老師的【爆文寫作課】。看完覺得好熱血,想要立馬來寫一篇文章,於是乎這篇心得文就誕生了。

課程心得文除了是幫自己完成輸入與輸出的閉環,完整學習體驗,我同時也希望可以幫這堂課程做自己的評價-當初花了幾千塊錢購入的決定,有覺得內容值得嗎?有達到當初想要學習這們課程的效果嗎?有實際運用在工作生活提升自己嗎?

而對於歐陽老師的爆文寫作課,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之前就有一直追蹤老師的臉書,總是很佩服老師熱愛寫作、更熱愛分享的態度,加上身在海外都沒有機會參加到爆文寫作的實體課程,這次線上募資出來,就決定購入了。

在看完的感受是,即使是線上課程也感受到老師的邁力演說。缺乏實體和學生的互動,所以線上教學更吃老師的表達魅力還有內容,但歐陽老師的教學會想要一集接一集看下去。更特別的是,背景是古典音樂配上書香氣氛的擺設,讓整個觀感題驗提升好多層次。第一次看到畫面如此有質感的線上課程。

現在馬上來現學現賣五種爆文類型的其中一種-心得評論類,來分享我這次上完爆文寫作課的三點學習心得。


圖片取自 Pressplay 課程官網

心法:寫作是價值提供與複利投資

歐陽老師在課程的開頭和結尾章節中都不斷提到,寫作不僅提供價值,還讓我們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和自己。在網路時代,寫作就是我們素人崛起最直接的方式,可以建立個人品牌、實現職位溢價與文字變現。

我對老師提到的「爆文股票投資術」特別有感,因為這和前幾個禮拜小金魚的寫作與職涯講座中提到的內容有互相呼應。如果想要以寫作為志業的話,平時一定要多累積素材。我們懂的專業知識、既有想法一定會有靈感枯竭的一天,這時候要多涉獵資源為自己輸入,而閱讀就是最直接的方法。

而大量閱讀後,可以進展到寫書評、辦讀書會到做摘要簡報,不僅累積觀眾,也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這些延伸的活動再回到寫作,形成正向迴圈。現在台灣社群裡真的有很多人會辦讀書會,也不乏做知識圖卡、全息圖的老師前輩們都很活躍,證明這種自我精進方式是真的可行的,而一切都是從寫作開始。

延伸閱讀:講座心得|小金魚的職涯與寫作線上分享會

除了課程本身,我還很喜歡超有誠意的第七章節人物訪談,請來上過爆文寫作實體課程的五個大咖學員分享寫作為自己帶來的改變和提升。看到這些人都已經很厲害了還是來學習爆文寫作,更是督促自己的正向動力。

技巧:從讀者角度出發

心態有了,接著就是如何能寫出爆文的技巧了。我覺得歐陽老師在這方面的分享就很清楚且豐富,核心概念是「讀者思維」-你要知道讀者在意的是什麼、想看到的內容是什麼、如何呈現你的文字會讓讀者一直願意讀下去。

從標題、段落、結構、故事安排,老師都告訴我們怎樣才能讓我們和讀者的距離更接近。課程裡還有很多非常多的舉例,佩服老師信手捻來就是自己的文章、別人的書籍、古今中外很生活化的例子⋯都是我們在學生時期都接觸過的,覺得很像一堂生動的國文脫口秀!

在「讀者思維」裡歐陽老師有不斷提到,作者和讀者最好的距離,是可以做朋友也可以是老師。只要領先半步就好,可以讓讀者看到我們在前進但又不會看不到車尾燈。這樣文章讀起來,會讓讀者覺得被同理、療癒了。我想這觀念很類似《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作者 Spenser 提到,你不是在表達自己,而是在幫讀者表達。

輸出:靈感都在生活中

靈感耗竭之時,才是寫作開始之時。但如果沒有靈感了怎麼辦?老師也提出了許多具體能夠應對的方式。除了輸出專業型文章,不要忘了心得評論類還有生活類。一種系列寫久了會膩,寫生活能讓讀者看到自己更人性化的一面,拉近彼此距離。硬知識可以被 AI 複製,但軟實力與人格特質是獨一無二,無法被取代的。

歐陽老師分享,累積文章量是寫作者的基礎。若要維持頻繁更新,對爆文初學者可以參考「321 法則」-一週寫六篇,其中一篇是內容型的專業文章、兩篇心得評論、三篇分享別人的文章,但要加上自己的想法,這樣就是很完整也能夠持久的寫作日程了。

我發現老師提到的某些概念是我平時就有在累積的,例如多閱讀看影視作品寫心得文,同時進行的不同系列文(去年看了《排球少年》而寫了高校精神系列文、至今持續每週更新的#學習週記等)。

我還覺得老師在最後一個章節的結尾很感動-寫作是細水長流,為了貪圖爆文而寫容易出賣自己的靈魂;寫作者需要不斷的積累和放鬆,日常才是生活的本質。寫爆文有技巧,但基底是把生活過的好(包含工作),帶著這樣的主動意識自然就有寫作的題材了。


寫作是日常,爆文是驚喜

上面這句話是老師用來總結爆文寫作課的一句話,我想也是鼓勵大家在熱血寫作之餘也要抱有長期眼光和耐心耕耘自己。

總結來說,我覺得爆文是有技巧可以學習,但如何把這些工具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中,還是要靠不斷的輸出、內化成自己的風格,這樣才是以寫作經營自己、實踐價值的方式!推薦歐陽老師的這堂【爆文寫作課】給渴望用文字經營個人品牌的你。

Cover: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