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總結 過往學習週記

香港生活週記#8 — 柔韌的力量

為什麼開始寫週記系列,跟為什麼開始寫部落格是一樣的:「起心動念」。一開始只是想解決自己的問題,純粹幫自己留下記錄。用具體的方式寫下腦中抽象的想法,腦袋才能騰出更多空間來裝新的想法。但如果我的文章,也可以對你產生幫助的話,我會很開心的:)

好看的閱讀

《成為新人類:24個明日菁英的嶄新定義》
這禮拜閱讀的好書,是看了 S姐的 Q3 推薦書單,這是其中一本。書中的24個定義各自為一章節,適合每天一段一段讀也很好消化。我覺得作者講得很中肯,我們現在的時代是「產品過多而意義枯竭」的 VUCA(霧卡)時代,存在高度變動性與不確定性。因此我們應該要掌握所謂的「新人類」思維,也就是書裡面提到的 24 個特質。

成為新人類:24個明日菁英的嶄新定義
圖片取自博客來

其中幾個讓我點頭如搗蒜的有:意義的力量邏輯與直覺並重還有必須大膽嘗試的職涯生涯。有些已經漸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改變的雛形,因此我更相信未來會有很大機會往作者所預測的新人類方向發展,推薦閱讀,並趕快搭上新人類的列車。

介紹、購買連結:博客來讀墨(電子書)

養成一邊閱讀一邊思考的習慣
出自於《邏輯思考的本質》這本書,在逛誠品的時候隨意翻到的。作者說我們只有在寫作的時候才會思考,也許少數人(例如天才)可以不用將想法寫下來就能有很好的思考,但我們多數人畢竟不是天才,因此建議養成邊寫邊思考的習慣。

邏輯思考的本質: 架構介紹. <書想5分鐘>第0想: 架構介紹| by Tsai Kam | 事業規劃單位的數據分析師(grow with  python) | Medium
圖片取自博客來

讀完這段後我這禮拜工作上開始試著實踐這個心法,主要是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把問題還有自己的想法全部寫在筆記本上具象化。雖然才剛開始,不過有發現這樣在和主管同事溝通的時候可以比較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方也能知道問題癥結點在哪裡。

GQ雜誌 x 陳時中訪談 — Soft is the new hard
我喜歡雜誌封面的文案:Soft is the new hard,在疫情時代,以柔為堅,幫自己儲備更多面對未知的能量很重要。(採訪連結

圖片取自GQ雜誌採訪內容

品牌經營

文案的美電子報 — 堅持的力量
很喜歡文案的美這期電子報的內容,關於堅持的力量。我們開始做一件事情時,可能沒有什麼特別偉大的動機或理由,也很難馬上看到成效。不過時間一久,累積的力量會開始發揮作用,最後會讓你變得不一樣。

微不足道的起點,會燃起從未想過的熱情,也會讓你看見不一樣的未來。

反正做與不做都沒差,反正理由真的很簡單。

那就堅持地做下去吧。

你的差別,你的不簡單,將在一天天堅持的路上綻放。

成為回首時的風景。

文案的美的電子報排版很容易閱讀。一句一行的格式不會給眼睛很大的負擔,也因為句子很簡潔有力,會想要一直往下讀。常常在讀的過程中得到關於生活的溫暖力量,也推薦給你:)

于為暢完全訂閱— 重複七次的力量
于為暢老師講解「內容再製」的概念,我得到了一些啟發,特別是關於「一件事情講七次」的力量。通常一件事情要講七次才會被讀者記住,而為了成為能讓讀者被記住的、講第七次的那個人,我們要努力透過不同平台,多次講述我們的內容。可以參考網路創業家、日更魔人Sean McCabe 的這段影片 The Magic of 7

如果對於這樣講太多次怕讀者厭煩的話,于為暢老師說明了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用擔心,一是每個平台的受眾形質不太一樣,多講幾次才有機會涉及到不同的觀眾;二是真心喜歡你的讀者,並不介意你同樣的內容多說幾遍。讀完我才知道為什麼像我平常有在追蹤的 KOL(空姐抱報Emily、米粒Q)很常在臉書還有 IG 重複貼一樣的內容,而我並不會介意(就算我是兩個平台的受眾)(可能我也是忠實讀者吧哈哈哈)。

生活心得

Macbook Pro 之使用
使用 Macbook 邁入第三個禮拜,目前最有感的地方在於它讓我體驗到更順暢的寫作體驗。主要是因為不用常關機,打開筆電蓋就可以回到前一天的進度,大幅降低從開電腦到寫作的前導時間( lead time)。不但節省時間,也讓我更有動力去產出文章!(更詳細心得,可參考先前的專文:Macbook Pro 13吋使用心得|8年 PC 用戶的跳槽感想

看GA的八月回顧數據,八月產出了十篇文章,月流量1,736,比七月多了約200,比去年八月多了四倍。即使這樣的流量還是不大,還不能算上有人在看。但這樣邁出的一小步然後逐漸累積,是真的頗有成就感。真的堅持比努力可怕,謝謝沒有放棄的自己。

魏德聖《臺灣三部曲》電影募資
起心動念只有一個,這是我們的『根』。我們要瞭解自己的過去跟現在,才能往未來。孩子們在往世界去的時候,才會知道他要帶著什麼樣的能量,來到世界去吸取養分。」

魏德聖導演愛臺灣的心真的令人佩服,這個募資影片拍得像電影前導預告般氣勢磅礴(配樂好好聽),想要詮釋臺灣站在世界舞臺上這四百年的歷史。

「我們來自臺灣,我們的故事在講臺灣,所以我們在做一件讓臺灣人自己都感動的事情。之後我們開出來的樹、開出來的花,才會被世界看到。」

果然意義的存在,是真的很重要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想家了,看完募資影片真的想哭。理性分析一下自己被感動的原因,在於和魏德聖導演一樣,同樣渴望了解自己從何處來,並貢獻回這份連結的土地。

支持臺灣出品,募資網站:《臺灣三部曲

香港髮廊初體驗
從年初以來久沒有好好整理頭髮,就這樣放任它慢慢長長。直到最近真的受不了又厚又重的頭髮,就算綁馬尾,也感覺它在後面沉重拉扯。這個週末終於踏進香港的髮廊,五年來第一次在香港剪頭髮(誰叫臺灣又近又方便)。師傅隔著口罩的廣東話彷彿 1.5 倍速播放,跟不上的時候就隔著口罩傻笑回應。剪完厚重的頭毛,腦袋也跟著變輕盈的感覺真好。


我相信,當你覺得生活很困難的時候,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的時候,那就不要硬ㄍㄧㄥ。試圖幫自己發現一些美好力量,可能來自於平常的休閒興趣或是喜歡做的事情,當作是脫離現實也好,在沒有電的時候,就好好幫自己充電吧!

得到力量後,再繼續往前就好了。

Cover: Photo by Khachik Simonian on Unsplash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