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 NBA 球迷,但看了前熱火球星克里斯・波許的著作《你的人生,為何而戰》讓我在書裡感受到競技運動的現實和熱血,以及它帶給我們在工作還生活中寶貴的人生態度。原文書名是 Letters to a Young Athlete — 寫給年輕運動員的信,如字面上的意思,這是波許在退役後,將自己過去的運動員生涯做的完整總結,並將其中的學習,以不說教、真誠的方式,分享他認為如果要選擇職業運動員這條路,應該 […]…
-
-
這是一個新的寫作嘗試,類似靈魂拷問,我想要對那些我最在意且喜歡的事情,深入回答我為什麼熱愛,且持續實踐的原因。「為什麼」這個帶有強烈情緒、最難清楚回答的問題,卻是我一直渴望能好好回答的回應。具體的文字是紀錄抽象的想法最佳途徑之一,我想要用文字來寫下我的為什麼,並檢視這個動機是否足夠清楚。 自從看了《你的人生,為何而戰》這本書後,裡面提到的關於要找到你的為什麼的重要性一直在我腦袋裡面揮之不去。 NB […]…
-
身為《你的名字》的粉絲,我覺得新海誠這次《鈴芽之旅》帶給我更大的感動和震撼。或許是因為地震比彗星殞落更有共鳴感,又或許是因為《鈴芽之旅》的底層訊息更打動了我:從地震出發,帶出如何處理過往傷痛的故事,不論是意義和誠意都很滿分。 更不用提這次電影從畫面、聲優、背景音樂都極優秀,把電影的美感昇華了一個層次。 (以下心得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
這本《悲欣交集》我讀了兩次,也花了一段時間去細細消化感受。作者蘇珊・坎恩(Susain Cain)因為《安靜,就是力量》開啟了介紹內向者優勢的寫作趨勢。而《悲欣交集:人生溫柔安靜的力量》像是更進階的去探討我們悲傷的情緒、特質和意義,以及它如何幫助甚至成為人生裡面創作和療癒自己的重要來源。…
-
這是商業思維學院內部的主題講座,結果等到講座要下架了才來寫心得哈哈,但過去一年聽了兩次,剛好心境和感受都得到了很好的堆疊和消化,覺得是時候來整理、書寫成文章了。 在還有工作時聽與離職後聽的感覺很不一樣,Felix 把自己一路在科技業的工作歷程還有想要離職的心魔掙扎都很真實的分享出來,也呼應了他反覆在講座中強調的「對自己誠實」。不論是否要離職,只要是想要更清晰地梳理自己的職涯和生活都會在這場講座中得 […]…
-
在今年二月參加了雷蒙三十舉辦的第二屆復盤訓練營,其實我也是期待這堂帶狀課程很久了~ 課程限定有參加過生活黑客群島上, Notion 訓練營的島民參加,(因為課程的文稿還有作業都會在 Notion 上進行操作)如果對 Notion 訓練營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前一篇文章: Notion 線上訓練營心得|從優秀學員到助教的成長之旅 總結來說,我會覺得學習復盤比 Notion 還要再更加燒腦,復盤訓練營沒 […]…
-
第一次接觸組織大師韓第的著作,簡單但踏實文字讓我覺得收穫滿滿。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是英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愛爾蘭牧師家庭出生,他的專業經歷橫跨企業組織(殼牌石油)、大學院校(英國倫敦商學院)、教堂(溫莎城堡),最後遵循愛寫作的本心成為自由工作者和作家。 這本《你拿什麼定義你自己》在韓第 74 歲時出版,是他的個人自傳,也包含他對生命歷程的思考,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好書。對我來 […]…
-
繼上一篇〈蓋洛普優勢|希望我還是學生時就知道的自我探索工具〉文章發佈後時隔一年半,在詳細閱讀完整報告許多次後,有感受到「對,這就是在說我」的共鳴感,然而開始遇到不知道如何將這些已經擁有的天賦更有意識地實踐到工作還有生活,甚至是自我理解的課題裡。 在去年完成了 BetweenGos 的《優勢思維》線上課,由蓋洛普教練 Grace 去解析、拆解天賦,並且提供能夠把這些能力應用在職場上,創造屬於自己的優 […]…
-
一直有在關注的文字創作者 Paul Millerd 出書了!我一開始是從關注他的電子報開始,每週會寫他對於未來工作和生活模式的想像和觀察,並分享自己從組織出來獨立工作,創造想要的工作型態的心路歷程(而且他有來過臺灣,太太是臺灣人!)。 書名 The Pathless Path,字面上的意思是看不到路的道路,我第一直覺會翻成「罕至之路」,也是 Paul 在離開傳統組織的工作,追尋並創造想要的工作和生 […]…
-
這篇文章要來推薦家鄉奇美博物館舉辦的特展《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展出英國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橫跨 500 年的肖像畫作品。 我分別和家人還有朋友逛了兩次,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值得細細回味,下面分享我這次的展覽心得,如果有考慮安排行程的讀者,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是已經去過的朋友,也非常歡迎文章底下留言一起交流! 展覽緣起在於國家肖像藝廊因為從 […]…